发表日期:2025-06-30 来源:交通工程系 浏览:19次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6月27日下午,交通工程系召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会议邀请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顾小冬教授、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徐加根主任、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张智清工程师等专家现场指导。行业专家与院校骨干齐聚,围绕课程建设与实训室规划展开研讨,共探产教融合育人新路径。
交通工程系主任王艳系统介绍了专业建设现状,梳理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现有成果,并指出当前面临课程前沿性不足、实践教学深度广度待拓展等挑战,为会议奠定问题导向基调。
王艳主任发言
系教管主任黄文芳解读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详细阐释了“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如何对接产业需求,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与企业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明确育人路径。
黄文芳副主任发言
在课程建设研讨环节,专家建议强化核心课程与智能网联技术衔接,融入智能诊断、预测性维护等前沿内容;新兴课程需增加真实案例,平衡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性,构建“实用、前沿、适配”的课程生态。
专家研讨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二期)方案介绍环节,围绕聚焦补齐教学实践短板、夯实专业发展基础的思路,从功能定位、设备选型、空间布局维度,系统呈现协同创新规划,聚焦智能驾驶模拟、车路协同测试等核心功能,同步紧盯当前实践教学中设备老化、场景单一等短板,计划引入高精度传感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先进设备,以模块化设计,既补全基础实训能力,又拓展前沿技术实践空间,为专业教学与科研筑牢硬件根基 。
郑晓寅老师发言
在实训室建设研讨中,专家围绕“精准”与“安全”建言,强调设备需适配产业需求,细化配置清单,让投入对应明确教学功能;数量基于师生规模、分组需求科学测算,避免闲置与低效,让每台设备都成为教学“好帮手”;针对大型设备,严守“安全红线”,提前开展场地测算、流程标准化设计;明晰售后响应、软件授权等细节,确保实训室“建得好、用得久、能升级”,为实践教学筑牢“硬支撑”。
王艳主任总结表示,此次会议是专业发展新起点,学院将迅速转化建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与实训室建设,让专业更贴合产业需求,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育“懂技术、会创新、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会议现场
此次专业建设委员会,是意见汇聚,更是产教融合深化实践。随着学界智慧与行业经验深度交融,学院将推动专业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释放育人新动能,助力学子驶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广阔未来。
交通工程系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