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2-03-05 来源:苏州技师学院 浏览:3525次
“十二五”文化规划的五大亮点
“十二五”文化规划的五大亮点--中国共产党新闻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自《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各部门相继出台本部门规划纲要,采取一系列重点措施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大发展。这些规划的制定和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使我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持续迈进。面向未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今日本版特集纳专家对“十二五”文化规划的思考,以飨读者。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体化,提出了九大工程50余个重点项目,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加快改革、推动发展的行动纲领。
整部规划创新点繁多,突出呈现了五大亮点:
1 突出“大文化”
“十二五”文化规划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破了以往从行政管理上把文化划分为若干行业的思维定势,不再是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三个文化行业规划的简单汇总、叠加,而是体现了“大文化”的规划新思路。与“十一五”文化规划相比,“十二五”文化规划在谋篇布局上更加突出了改革和发展并举的时代特征、事业和产业并重的发展特性、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环环相扣的运行规律,统筹兼顾保护与传承相衔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相呼应。
“十二五”文化规划尊重并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旨在激活文化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文化“大创作”体制、创新文化“大生产”方式、构建文化“大传播”体系、打造文化“大消费”格局、开创文化“大贸易”局面。
2 突出战略布局
“十二五”时期依然是文化改革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文化规划突出抢抓机遇意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布局、文化产业的宏观布局、文化对外贸易的海外布局等重大问题,做好战略布局这篇大文章,致力于扭转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步的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布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硬件”,也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软件”,属于“民生”范畴。
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 “十二五”文化规划提出,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一方面要优化文化资源存量布局,依靠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引导各地立足既有资源和条件,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 文化产业被称作“内容产业”,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所以文化产业本质上属于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集合体、统一体。相对于较为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而言,我国文化传播渠道显得不够完整。“十二五”文化规划在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上,积极倡导“渠道优先”,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传播体系建设”中设专章部署“文化传播渠道建设”。
文化产业的主体布局 在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主体布局上,“十二五”文化规划一方面提出选择50家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旨在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强调大力扶持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旨在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文化对外贸易的海外布局 “十二五”文化规划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实际出发,一方面继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另一方面提升文化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鼓励文化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谋划海外布局和布点。
3 突出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调结构、转方式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文化发展自身也面临转变方式的艰巨任务。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十二五”文化规划。
推动文化和经济融合 “十二五”文化规划尊重并遵循文化和经济融合的内在规律,把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以在文化和经济融合过程中变革文化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
扩大文化消费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需要消费、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拉动。“十二五”文化规划设专门章节部署如何扩大文化消费、出口和投资。
撬动投资杠杆 “十二五”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外资进入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4 突出科技支撑
文化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进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文化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突出科技支撑是“十二五”文化规划的一大特色。
专设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十二五”文化规划把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从一般的号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专设了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提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文化消费数字化等非常具体的数字化项目。
科技支撑贯穿始终 在“十二五”文化规划中,科技支撑可以说“无处不在”,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等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主要任务之中。
5 突出政策保障
与“十一五”文化规划相比,“十二五”文化规划更突出政策保障,无论政策条目还是政策内容,远远超过“十一五”时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政府投入保障政策 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财政资金投入突出引导作用,首先通过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等,面向全社会文化机构和个人进行项目资助,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支持人才培养;其次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再次注入财政资金引导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通过对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文化经济政策 突出强调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政策透明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以及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引人注目的是明确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再延长5年。
文化贸易促进政策 强调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此外,支持文化企业市场开拓活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通关便利,在账户开立、资金汇兑方面给予政策便利等。
版权保护政策 强调建设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版权投融资活动,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明确提出要发展版权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