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4-06-18 来源:苏州技师学院 浏览:3784次
2014年4月党员、教职工政治学习安
2014年4月学习安排表
学习内容 |
学习主体 |
组织者 |
录像:《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
学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 |
党委 |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
全体党员 |
各支部 |
《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
全体党员 |
各支部 |
习总书记讲话:《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
全体党员 |
各支部 |
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
教职工 |
各教职工学习小组 |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价值高度 |
教职工 |
各教职工学习小组 |
杨生平: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2014年04月18日15:59 来源:前线网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并勇于追求与实现梦想的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前列。但随着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心态的渐渐形成,中华民族慢慢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步伐,并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大门。对于一个一度有着历史辉煌并最终被人宰割的民族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大梦想。中国梦是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提出的,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与中国意义。
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世界话语意义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创新是如此,民族发展也是如此。要获得高峰式的理论思维,除了有足够的知识储藏与海纳百川的胸怀之外,更需要准确把握时代性质与时代特征。当今时代,主要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冲突,但这两大社会形态在短时间内很难决出高低以致一方彻底战胜另一方,它们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共存。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彼此间存在众多对抗性因素,完全设想取消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是十分幼稚和天真的。但矛盾并不一定事事对抗、时时对抗,在一定条件下还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合作与互补的趋向逐步表现出来,并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
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要利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从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发展,形成一系列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符合目前国际发展大局的新理论、新观点,并以此进一步指导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从目前国际形势发展来看,理论的作用不断加强。它不仅可以指导一国总体发展,还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所谓“软实力”。软实力提出者、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指出:“在传统的力量政治世界中,典型的问题是谁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能赢。在信息世界中,政治‘可能最终信赖于谁的故事能赢’。”要想编出或讲出好故事,固然需要有说服力的事实,把握好国际发展大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但更需要理论创新、思维创新。在理论创新与思维创新中,系统理论的创新十分重要,但局部理论或观点创新也相当重要。局部理论或观点的创新可以抢占话语权,引领整体理论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认为理论是抽象的。它对现实发生的作用只是一种原则性指导,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种理论与观点都会有自身的逻辑框架,并以一定规则影响着受众,并最终以此影响或改变特定的社会关系。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话语权力思想事实上就是对此的深刻剖析。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一直受西方话语主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当程度也是在与西方主流话语纠缠中存在与发展。如此说,并不是否定我国有一整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自“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已有90多年历史,中国学者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与范式。但认真考究这些体系与范式,不难发现其核心是以“阶级”与“斗争”等为中心线索。当然这些中心仍然应该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线索,但它们与当今时代有点远离。就此而言,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在进一步坚持“阶级”与“斗争”思想的基础上,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加强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与话语形式的创新。
中国梦是新形势下的话语创新,有着符合时代精神的双重内涵。首先,它切合了时代主题,把准了时代发展脉搏,有着全球视野和世界话语意义。与美国梦、德国梦和欧洲梦等一样,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理应得到有着同样追求与梦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另外,以“和为贵”和“亲仁善邻”为传统的中国梦不是一种简单的民族主义梦想,和平的实现方式使它既造福于自己,也造福于人类。以“合作互利共赢”为指导的中国梦的实现,既有利于有着相同梦想的其他国家国家梦的实现,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形成更加合理公正的秩序。 其次,它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时代性质的要求。鸦片战争以后17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赖于中国精神,依靠于中国力量,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决定中国梦的实现会在光明前途中曲折前行,它既要承受一般大国崛起时所牵引的多方利益关系改变和国际格局变化带来的压力,更要承受与其他大国不同意识形态的压力。世界上有些大国历来奉行霸权政策,动辄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干涉别国内政,并从中牟取暴利。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他们绝不可能善罢甘休,会以多种方式加以干涉与阻挠,甚至不惜采用军事手段。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与充分的准备。
中国梦具有强烈的中国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理想并勇于实现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民族,正因为有着不息的理想追求,才创造了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等一个个人间奇迹,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发展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近现代史上,理想更激发了诸多志士仁人不断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并不惜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也明显增强,但理想信念却逐渐淡化、道德水准渐渐下降,拜金主义滋生,享乐主义蔓延。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得到强烈的反响,一方面说明它切切实实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要害,另一方面说明它反映了群众的内在要求与强烈愿望。也许这些要求与愿望一段时间以来已经被不少人渐渐淡忘,也许这些要求与愿望已经被部分人潜隐到无意识之中。但它一经提出,就像一道普照之光重新点燃了人们内在的迫切渴望,并以此迸发出更大的理想与愿望。在新中国历史上,理想主义曾激励过众多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但之所以一度退却,不仅在于这种理想离现实比较遥远,也在于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严重失衡。今日之中国梦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提出的,距离实现如此接近。它既跟国家、民族发展前途攸关,又跟个人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况且,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中国梦的实现都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赢。所以,中国梦深得民心。
中国梦可以凝聚共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制度的渐渐形成,利益多样带来的价值多元的局面也慢慢形成。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凝聚共识、引领发展就成为摆在当前党和政府面前的迫切课题。中国梦在凝聚共识中的作用包含:首先,它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能被众多国人接受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就可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其次,它用理想形式使人们把目光从现实投向未来,这就可能使人们在发展中看到更多希望,取得更大共识,有利于人们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与目标。
中国梦可以增强力量。历史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为正确的观点。但强调历史发展的物质根本动力,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否定精神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与矛盾冲突不断加深,改革到了“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地步。若只用利益方式去解决利益矛盾,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如果能把利益与理想、物质驱动与精神驱动有效结合起来,可能会使改革的难度小一些、成本低一些、效率高一些。当然,不是任何精神与理想力量都能够很快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只有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深得民心的精神、理想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梦虽然是自上而下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得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它一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自觉化为行动指南,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物质洪流,有力推动我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
白雪秋: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价值高度
2013年12月18日15:10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浅层的石头摸过了,深层问题凸显了;发展水平高了,诉求也更多了。新旧矛盾纠结,顽瘴痼疾交错。中国改革向何处去?停滞没有出路,回头是死路,西化非正路。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攻坚克难,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号角。
渐进式改革一脉相承
中国的改革在经历了放权让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这两个阶段后,于本世纪初便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大体经历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这样三个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基础上,改革的重点便由农村转向了城市。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开启。随着政府不断“放权让利”等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但另一方面 “放权让利”的红利也逐渐释放殆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改革已远远不能满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于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果断地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则进一步勾勒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自此,改革开放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
此后,历经十年的艰辛探索和构建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经过了十年的逐步完善和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距离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越来越近。
按照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和渐进式改革的演进逻辑来看,这一段看似“很近”的距离往往却是最艰难、最繁重、最具风险的,也正所谓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在改革之初采用渐进式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既定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创造一个合理的知识信息传递和积累机制,才能为制度变迁主体和制度变迁对象提供一个相对缓冲的适应时期,从而有利于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承受程度这三者之间的均衡。而当以增量制度供给为主要特征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已不能提供新的制度,或者其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益递减、或者制度的结构效率趋于零的时候,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必须适时地介入,即制度变迁应该进入到核心制度变革阶段。由于核心制度受传统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撑,其变革必然会遭到阻隔和抵制。因此,只有政府才能超越集团利益之上进行顶层设计,才有权威和力量强制推进改革。否则,不仅增量制度的运行成本会急剧上升,而且新的制度安排的成本也将无穷增大,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严重地阻碍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所开启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了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勇闯险滩、智趟深水的历史性抉择。
不回头不西化不停滞:全面推进改革
在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激辩中,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较量,也有出于利益考量之争。有主张走回头路的,有建议全盘西化的,也有安于现状希望保持不变的。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在增大。究竟何去何从?习近平总书记借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给出了回答: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就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中国的改革,将坚定方向不西化,大胆探索不后退,勇涉险滩不停滞。
坚定方向不西化。35年改革开放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裕全体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命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西方的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才能做好中国的事情,才能在道路和方向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才能如期而顺利地在“两个百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胆探索不回头。近年来,随着体制完善阶段中深层次矛盾的不断暴露,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所引发的各种利益冲突频发,有些人把这些矛盾和冲突看作是改革开放的“恶果”,认为改革“改错了”,甚至质疑中国还是不是社会主义,进而主张“改回去”。应该说,现阶段由于改革攻坚期遭遇经济社会双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确实是“扎堆”似的到来,一时难免让人有些“晕”。但理性地看,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前进中的成本,是成长中的烦恼,是改革的代价,因而,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继续前行而不是后退。只有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因改革不到位而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才能弥补因单项改革而引致的各种体制漏洞,只有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
爬坡过坎不停滞。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将中国推到了一个登顶前的坡度。前面是险峰峻岭,爬坡过坎的难度陡然增大。是继续攀登,还是停滞不前?一时间多有争论。一些人面对丛丛荆棘,顾虑重重,畏手畏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告诫全党“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这就提醒全党,改革不能停也停不得,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藩篱和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只有大刀阔斧披荆斩棘,才能除瘴破篱、巩固和扩大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继续推进改革,才能避免“转型陷阱”、提升改革的价值高度。否则,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将可能因为停滞不作为而丧失殆尽。
改革的价值高度
基于对改革和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把握,顺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祈盼,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总目标、重点领域、核心问题,系统部署了“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任务。其改革部署,不仅有理论高度,而且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既继承了以往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又根据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有所突破。是新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破除顽瘴痼疾、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的重点,这次改革部署也不例外。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新一轮改革有所突破的是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的同时,又在以往政治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系统、缜密地部署了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具体改革举措针对性强,都是针对现实中有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积弊提出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在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破除各种藩篱和顽瘴,进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现阶段,能否顺利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正确把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关键。这两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贯彻始终的重要课题。自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就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决定》把这对关系作为“核心”并将市场的“基础作用”重新定位为“决定性作用”,是一个理论突破。这一新定位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明确提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通过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虽然没有直接表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但显而易见,公平已经提到了改革的价值高度。系统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无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还是为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还是“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以完善税收制度;无论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还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无论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还是“建设法治中,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被空前地突出出来。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果说30多年前改革的主要障碍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话,那么如今的改革障碍则主要来自于“利益藩篱”。“除痼疾”之艰、“破藩篱”之险,前所未有。改革的关键时机,转型的重要机遇机不可失,回头是死路,西化是邪路,停滞没有出路。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