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4-11-13 来源:项目研发处 浏览:287次
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教师专业素养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水平,11月12日下午,全市技工院校公开课教学交流活动在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举行。市人社局职建处吉陈鸿、裴文俊,学院副院长陈叙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全市10所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代表、学院项目研发处、各教学系的负责人与教师共90余人参加了教学交流活动。
全市公开课教学交流活动的开展为技工院校搭建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和办学特色的平台,为学院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专业成长的机会。此次公开课教学由学院机电工程系朱雯、交通工程系高丽、信息工程系鲁毅和人文发展系杜子龙4位教师同时开讲,授课内容与教学形式结合课程学习任务与专业培养目标,采用行动导向、工学一体等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
开设公开课的各位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教学特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实现思政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
朱雯老师讲授《创意书签的制作》
朱雯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背景源自旅游产业需求,教学中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们通过真实项目任务,提升了专业技能并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展示了基于“神话悟空”主题的创意书签设计,体现了丰富的设计思路和创意。在实操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数控铣床进行书签雕刻加工,面临精度挑战。在行业专家吴新龙组长的现场指导下,学生们掌握了深度控制的方法,化解了难点,课程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展现。
高丽老师讲授《受伤乘客救助》
高丽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引入学习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微课视频、站务应急软件、腾讯会议等多媒体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桌面演练-设备实操-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学中通过扶梯客伤的救助,强化学生心肺复苏、AED的使用等操作技能,融入岗位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生命至上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意识。
鲁毅老师讲授《家庭多台设备无线网络构建》
鲁毅老师以“家庭无线网络构建”为案例,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生活、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任务要求,通过现场提供的资料和工具自主探索家庭无线网络的部署,采用分组上台演示各环节知识和技能要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工匠精神和工程师文化中汲取养分,更好地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杜子龙老师讲授《技巧——燕式平衡接前滚翻》
杜子龙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探究学习为出发点,逐步引入体操燕式平衡动作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团结进取的意志品质,体现了体育课堂德育渠道作用。通过不断挑战自我,学生在欢快的课堂中掌握了新的运动技能燕式平衡,通过复习巩固提高了前滚翻动作,最后通过两个动作的衔接,使学生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课堂教学环节结束后,学院各相关教学系分别组织进行了现场评课活动。参加教学交流的同行老师们认真研讨,积极点评,交流教学技艺,提出教学建议,分享教学经验,对主讲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工学一体教学设计、素养与技能相结合等教学特色给予了肯定和好评。吉陈鸿、裴文俊及学院领导参加了评课交流,对学院公开课教学进行了点评指导,公开课教学交流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领导和各院校教师参加公开课交流活动
公开课教学活动的举行展现了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检验了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促进了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深入开展。教无止境,学亦有益,学院将持续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着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项目研发处
2024年11月12日